都监呼延灼,水军主将乃平海军指挥使呼延庆。
呼延灼手下还有徐宁、岳飞二将,呼延庆麾下则有李俊。
官军的援军总人数达到了六千人,其中呼延灼领兵四千,包括一千骑兵和三千步兵。呼延庆手下则有两千水兵,不过这些水兵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上岸充当步兵陆战,这个时代的海陆军分别没那么严谨。
宋江自己有两万多人,一开始听到官军总人数只有六千时,还没太敬畏。虽然他去年被官军打得很惨,到处撵着跑,但最近小半年他已经重新在高丽人身上找回了一些自信,觉得自己又行了。
但看到这六千人的装备水平、军容军纪后,宋江还是不由自主捏了一把汗,立刻收起了之前的轻视之心。
赵子称的身份太敏感,作为宗室,他不能随便扩军增加登莱的编制内官兵人数,所以也只能尽量走精兵路线,在操练和装备上都要做到更好,这才有了宋江如今看到的这个样子。
赵子称内心其实也想得挺周全,他是打算模仿后世德国人被条约束缚时的“十万陆军”模式,一战后德军被凡尔赛条约束缚,军队人数不能超,那就走精兵路线,提前数年按军官或至少是士官的标准操练普通士兵。一旦条约枷锁被解除,可以合法快速扩军了,那这十万人人人都能当基层军官,至少也能当个班长甚至排长。
赵子称也是这么想的,在徽、钦二帝出事之前,他赵子称如果扩军人数太多,那一旦被人揭发就完蛋了。
领先时代版本半步是先驱,领先时代版本两步就成先烈了。所以这种精兵路线至少要走到靖康之耻前夕。
这六千官军士兵里,一千骑兵人人都有装备钢甲,战马质量也不错,还都配备了马铠,至少是皮质的马铠。
这都是赵子称在登莱种田一年多、加上之前在江南平叛方腊、治理苏杭累积的宝贵资源。铠甲的钢材,都是水力锻锤冷锻的。
那三千专职步兵,主要是装备了冷锻双钩枪的长枪兵,比普通长枪兵武器精良得多,还经过了反骑兵作战训练,由徐宁专门操练了一年反骑兵的长枪阵和钩镰枪法。步兵也都装备了轻薄的钢甲,防御力绝不逊于宋人原有的步人甲,但总重量轻便一些,承力结构设计也优化了很多,穿着没那么累,可以支持较长距离的行军作战。
最后的两千水军,主要是装备了刀盾和神臂弩。这些士兵主要是当远程兵种训练的,因为在海上和江河里也确实没什么近战的机会,练好弩箭阵就够了。真被敌人接舷跳帮了,再换刀盾肉搏,而且刀盾肉搏的训练也可以适用于陆战。
而且,赵子称麾下的士兵,看体格、军容也看得出来,平时操练绝对不轻松,但军食也绝对有保障,如果吃得不好,绝对扛不住这样的训练和坚甲利兵。
双方会晤之后,宋江很快被带到官军主将呼延灼面前,双方一番套后,呼延灼就问起宋江眼下可有什么困难、攻打清州城需不需要官军帮忙。
宋江已经在清州城下付出了一些代价和努力,眼看很快就能取得战果,所以也不希望被分走功劳。
更主要的是,他也想在友军面前显示一下肌肉,别被人看轻了,便如实说道:
“高丽人确实还有一些战力,不过清州绝对是可以拿下的!这个月之内就能拿下!实不相瞒,为了攻打这座清洲城,我军也战死了数百将士和两名头目,受伤者近千。不过城内的高丽军主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,呼延将军看我破城便是!
等破了清州,再北上仁州、水州、广州等地时,就看呼延将军的威风了,我们也好歇息一下。至于汉江以南最后的核心坚城杨州,估计要我们双方合力。”
宋江一边说,一边指着高丽地图给呼延灼讲解。
仁州、水州两地,大致就是后世的仁川,而广州则是后世汉城南郊的一些地方。拿下这三州之后,就可以从南面合围杨州、也就是未来的南棒都城了。
呼延灼见宋江打上头了,起兵至今还折了两个头领,也就不跟宋江抢了,让他独自打完眼前这一战,也好看看宋江的实力,让宋江出出气。
呼延灼自己刚刚渡海过来,部队适应环境也需要几天,就暂时观战好了。
他只是出于礼貌,随口问了一下攻打清州、全州时折损了哪些头目,最后得知是两个名叫张青和孙二娘的家伙。
呼延灼并不是穿越者,也就不知道这俩人有吃人的劣迹,只当是普通义士。要是赵子称在这里,说不定会觉得,让这俩人死在跟棒子的外战中,也算是给他们机会洗白了。
另外,听说死了的这两个头领,跟宋江手下猛将武松似乎关系尤其不错,不知道武松得知后,会不会愈发愤怒,在东边对棒子打出更好的战绩。
……
呼延灼抵达后的次日,宋江为了露个脸,就激励弟兄们对清州发起了最后的总攻。
“弟兄们!不能让朝廷看扁了咱!城里的高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!这次的功劳全都是我们的!只要打下清州,随便弟兄们劫掠三日!”
城里
第131章 赵子称:阿骨打你忙你的,我先灭个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